zgzc.gif (8532 bytes)

chinamap.gif (11791 bytes)

        為促進中港文化的交流,加深大家對祖國傳統習俗的認識,更熟練地掌握及運用普通話,本欄以專題形式介紹我國的“國情文化”及歷史;地理;風俗習慣;旅遊趣事等。同時,如大家有這方面的體會和心得,歡迎投稿。

 

中國新時期的口號 2014.2.6

中國夢:2012年由習近平同志提出,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、人民幸福。

八榮八恥:2006年由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,具體內容如下

以熱愛祖國為榮、以危害祖國為恥,
以服務人民為榮、以背離人民為恥,
以崇尚科學為榮、以愚昧無知為恥,
以辛勤勞動為榮、以好逸惡勞為恥,
以團結互助為榮、以損人利己為恥,
以誠實守信為榮、以見利忘義為恥,
以遵紀守法為榮、以違法亂紀為恥,
以艱苦奮鬥為榮、以驕奢淫逸為恥。

三個代表:2000年由江澤民同志提出,具體內容如下

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
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
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

堅持四項基本原則:1979年由鄧小平同志提出,具體內容如下

堅持社會主義道路;
堅持人民民主專政;
堅持共產黨的領導;
堅持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。

 

中國人的姓氏 2011.5.31

早在五千年前,中國已經使用姓氏作為世襲,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。夏商周以前,男子稱氏,女子稱姓,以姓區分婚姻,以氏區分貴賤,秦漢以後合而為一,用以區分婚姻。

相傳,中國最早的姓為"風",最早的氏為"伏羲、神農、女媧"等,漢族常見的姓有單姓;複姓,而一些少數民族的姓可達10字之多。筆劃最少的姓為"一",字數最多的姓為"伙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",二者皆為少數民族的姓。

中國人的姓氏,有文字記載的超過五千個,各種稀奇古怪的,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姓都有。東南西北可為姓,上下左右可為姓,個十百千可為姓,柴米油鹽亦可為姓。

"李、王、張、劉、陳、楊、趙、黃、周、吳"是中國前十大姓氏,前三個姓各佔人數比例均超過百分之七。最少人的姓據說分別是"難nan4"及"死"。

很多字做為姓氏時,讀音也相對發生了一些變化,例如:"單shan4";"區ou1";"任ren2";"查zha1";"繁po2";"黑he4";"蕃pi2";"員yun4";"句gou1";"令狐ling2hu2";"尉遲yu4chi2"等......

 

網絡流行古漢字 2009.3.10

近年來網絡上非常流行一些現代很少用的古漢字,而網絡的用法與其本意常常又有所不同。究其原因,是因為這些字的形狀或結構引起新一代網民的興趣,他們發揮超凡的想像力,給這些漢字賦予了新的意義。這裡舉幾個熱門的例子:

“囧”(jiong3):原義為明亮,數年前有某個討論區的網友無意中打出了這個字,發現它很像是一個人愁眉苦臉的樣子,於是拿來當作簽名檔。後來漸漸流行起來,最近甚至被冠以“最牛古漢字”的稱號,網絡中多用作表情符號,泛指“悲傷;無奈”之意。

“槑”(mei2):原義同“梅”,因由兩個呆字組成,故網絡上被用作“很傻;很呆”的代名詞。

“犇”(ben1):原義同“奔”,因由三個牛組成,因此引伸為“真牛;特別牛”。(* 這裡“牛”的意思是:“厲害;了不起”,如:“牛人”)

 

不同年齡的稱謂 2008.12.18

中國人對不同年齡段的人有著不同的稱謂,我們經常聽人說而立之年;年近古稀等等,到底該怎麼形容不同年紀的人呢,請參看以下對照表:

弱冠 - 20        花甲 - 60
而立 - 30        古稀 - 70
不惑 - 40        耄耋 - 80,90    (耄耋 mao4 die2)
知命 - 50        期頤 - 100

 

"月光族"與"啃老族" - 2008.12.13

"月光族"這個詞非常有趣,意思是說不懂儲蓄和理財,掙多少花多少,大部分收入月底都差不多花光了的人。

"啃老族"是說一些畢業後在家不工作,整天無所事事,沒有收入,非但不供養父母,反而靠吃父母老本過活的年輕人。

 

釘子戶 - 2008.5.7

指長期違規辦事,難以處理的單位或個人。例如政府決定拆遷某地區重建時,某些人或某戶人拒絕遷出,我們把這些人叫做“釘子戶”。

 

丁克家庭與空巢家庭 - 2008.4.25

近年流行的新詞,"丁克"來自英文的"DINK"(Double Income No Kid),"丁克家庭"就是夫妻都有工作但沒有孩子的家庭。丁克家庭的消費力強,懂得享受生活,是很多廣告商重點推銷的對象。

"空巢家庭"是指子女已長大,有各自的家庭,只剩下老夫妻的家庭。目前國內城市的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都有增長的趨勢,空巢家庭更有年輕化的現象。

 

天干與地支 - 2008.4.23

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時聽過天干和地支這兩個詞,很多人都把它與風水命相拉上關係,其實這兩個詞本身與風水命理沒甚麼直接關係,祇是傳統上用來表示次序的符號,分為十“天干”:甲(jia3);乙(yi3);丙(bing3);丁(ding1);戊(wu4);己(ji3);庚(geng1);辛(xin1);壬(ren2);癸(gui3),十二“地支”:子(zi3);丑(chou3);寅(yin2);卯(mao3);辰(chen2);巳(si4);午(wu3);未(wei4);申(shen1);酉(you3);戌(xu1);亥(hai4)。

“天干”“地支”合稱為“干支”,十干的“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”和十二支的“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”相配,十干的“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”和十二支的“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”相配,共有六十個組合,用來表示年、月、日的次序,循環使用,現在的農曆依然使用干支來紀年。

 

中國的陸地面積 - 2004.4.2

中國的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,居世界第三位,其中,台灣的總面積有36,000平方公里,香港特別行政區總面積約為1,066平方公里,澳門特別行政區面積約16.92平方公里。

 

中國省區的“山、河、湖” - 2004.4.1

中國的省區中有很多跟方向有關,也跟境內的山、河、湖有關。比如山東、山西 - 太行山;河南、河北 - 黃河;湖南、湖北 - 洞庭湖。

 

重陽節 - 2000.10.05

中國古時稱九為陽數,農曆的九月初九,因為兩九相重,因此稱為重陽。傳說東漢年間,有個道士費長房預言徒弟桓景家中九月九日必有災難,只有到高山上去,才可避開此劫。桓景聽了他的話,帶了全家人到山上避了一天,次日回家看到家中的雞犬羊都死了。於是很慶幸可以登高免遭此難。這件事傳揚開來,此後,人們就有了重陽登高的習俗。

 

北京長安街 - 2000.10.04

有七百多年歷史的北京長安大街以天安門為中心,東至建國門稱為東長安街,西至復興門稱為西長安街,全長十三點四華里,最寬闊的地方有八十米,橫貫北京,因此也有十里長街之稱。

 

請客吃飯 - 2000.04.17

中國人的習慣和外國不同,請客吃飯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傳統,接待朋友時,一定是主人付錢。而一班朋友一起出去吃飯時,大家都會搶著給錢,以表現自己的慷慨大方,但這並不代表所有費用都由一人負擔,其它人會在別的時候予以補償。比如,這次吃飯由我付錢,下次就由你付;這次坐車你付錢,下次去公園我買門票。這樣,大家付出的基本上是相等的,但就不會像"AA制"那樣讓人覺得小氣,而影響了朋友之間的感情。

隨著時代的變遷,這種習慣也在慢慢地產生變化,現在的年輕人也都普遍接受了西方的"AA制"。但老一輩仍然保留著這種傳統。所以與國內人吃飯之前,了解對方的習慣是很重要的。

 

有趣的北京方言 - 1999.6.16

我們知道,北京話並不等於普通話,北京話有很多很有地方特色的詞語,好像廣東話方言詞一樣,雖難登大雅之堂,但說起來特別傳神,就拿“沒”開頭的字來說吧,比如說“沒治”﹣太棒了;“沒 轍”﹣沒辦法;“沒門兒”﹣休想;“沒准兒”﹣說不定。

 

二百五 - 1999.4.20

二百五十這個數目有很多種讀法,可以讀成“二五零”;“兩百五”;“二百五”等。但是在北京就盡量不要讀成“二百五”,因為在北京話裡面“二百五”是鹵莽、做事不經思考、不考慮後果的意思,比如說“這個人真二百五”。

 

國內現代流行語(節選) - 1999.4.17

〈下海〉
一般是指國家行政幹部或原來不是經商的人,現在不再為國家工作,而去經商。下海是形容經商如同下海游泳,沒有經驗,可能會嗆水。

〈侃大山〉
“侃”原是“侃侃而談”之意,現在有“聊天”的意思,沒有主題。“侃大山”又有寫成“砍大山”,也有說“胡砍”、“瞎砍”的。此話原是北京方言,現已流行全國。

〈款爺〉、〈大款〉
是在改革開放後,經商或其他工作,賺取了很多錢的人。

〈大腕〉
指在某機構或行業有權勢、有本事、有錢的人。

 

中國人的稱呼 - 1998.10.1

稱呼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的。新中國成立以後,人輿人之間 都是以“同志”相稱,這一稱呼不受年齡、職位、職業、男女等的限制。有時對年 紀大一點兒的叫“老同志”,對年紀小一點兒的叫“小同志”,聽起來讓人感到親 切。

如果知道對方的職業或職位,就要給以恰當的稱呼,如:張老師、李大夫、王 經理、劉廠長等等。對那些學識高、德高望重的老人,或稱X公,或稱X老,以表 示對他們的尊重。同事、熟人之間的稱呼就比較隨便了,或稱“小張”,或稱“大 李”,或稱“老陳”,姓氏前頭加上“小”、“大”、“老”是根據每個人的年齡來決定 的。

現在,“先生”、“太太”等舊稱在大陸有復活的趨勢。許多地方的年輕夫妻 之間,用“先生”、“老公”指丈夫,用“太太”指妻子,已成為時髦的語言了。“愛 人”一詞,在年輕人中已很少使用。這些稱呼和現代社會的開放有很大的關係。

當然,對各個階層的人來說,稱呼也不完全一樣,就拿對妻子的稱呼來說 吧,有的人稱“太太”,有的人稱“老婆”,有的人像西方人那樣稱“親愛的”,這不 僅和人們的年齡、文化程度、地區有關,也和人們生活的社會環境有關。

稱呼是一種文化現象,從一個時期的稱呼中,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風貌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,中國人的稱呼還將發生更大的變化。

 

返回主頁  |  水平測試  |  學習天地  |  招生通告

版權所有 © 北京普通話學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