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朗讀作品(2021年版)
作品24號
森林涵養水源,保持水土,防止水旱災害的作用非常大。據專家測算,一片十萬畝面積的森林,相當於一個兩百萬立方米的水庫,這正如農諺所說的:“山上多栽樹,等於修水庫。雨多它能吞,雨少它能吐。”
說起森林的功勞,那還多得很。它除了為人類提供木材及許多種生產、生活的原料之外,在維護生態環境方面也是功勞卓著,它用另一種“能吞能吐”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類。因為地球在形成之初,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,氧氣很少,氣溫也高,生物是難以生存的。大約在四億年之前,陸地纔產生了森林。森林慢慢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,同時吐出新鮮氧氣,調節氣溫:這纔具備了人類生存的條件,地球上纔最終有了人類。
森林,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主體,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,是地球的綠色之肺。森林維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這種“能吞能吐”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體都不能取代的。然而,由於地球上的燃燒物增多,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劇增加,使得地球生態環境急劇惡化,主要表現為全球氣候變暖,水分蒸發加快,改變了氣流的循環,使氣候變化加劇,從而引發熱浪、颶風、暴雨、洪澇及乾旱。
為了//使地球的這個“能吞能吐”的綠色之肺恢復健壯,以改善生態環境,抑制全球變暖,減少水旱等自然災害,我們應該大力造林、護林,使每一座荒山都綠起來。
節選自《“能吞能吐”的森林》
© 北京普通話學會 2023